本页

  • Day2丨产业迭代升级下乘势前行,这三大市场的大厂们360°展示向上力量

展会新闻

Day2丨产业迭代升级下乘势前行,这三大市场的大厂们360°展示向上力量

2024-10-15

2024慕尼黑华南电子展

第二天精彩继续~

行业大戏仍在上演,

现场盛况依旧!


昨日精彩仍历历在目。周期更迭之际,半导体创新从未止步,在见证了产业回暖的坚实底气后,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更细分的领域。数字浪潮下,智慧化与电气化的深入固然重要,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样是市场抉择的关键因素。半导体器件的基础包括连接器、开关、线束和无源器件等关键组件在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会第二日,就跟着小慕一起,继续深入现场探寻这些领域的展商们将以什么样的创新技术在迎接行业应用升级迭代的挑战呢。


从工业自动化到工业智能化,以可靠连接实现制造设备再升级

随着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逐渐深入,诸多自动化新技术日趋成熟,以及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政策扶持加大,工业自动化正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要知道一个中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约需使用连接器30-55PCS,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约需使用连接器80-100PCS,工业电脑约使用连接器65-80PCS,伺服电机约需使用连接器20-50PCS,其市场规模正在不断增长。据Market Data Forecast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685.6亿美元,到2029年将达到2580.5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8.89%的速度稳步增长。


工业控制设备中越来越多的电气元件及设备相互连接协同工作,工业控制连接器在此过程中承担着承载电源动力、传输控制信号、连接设备间的数据通讯等重要作用。并且相较于消费电子连接器,由于工业控制连接器的应用场景环境更加恶劣,因此对产品的抗震动、耐高温、防水性、耐腐蚀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对工控连接器厂商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连接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高松专注于包括导轨端子、圆形连接器、重载连接器、继电器模组等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在展会现场也是带来了涉及工业现场柜内外连接、供电信号传输等设计各个环节的一系列明星产品。据现场工程师介绍,高松一直注重安全隔离、防雷保护及信号处理,并且提供多种规格和协议支持,能够满足不同工业需求。


柯耐特是国内研制生产精密个性化电连接器的专业制造商,主要聚焦在伺服电机和机器人的连接应用上。据了解,旗下连接器覆盖M8、M12、M16、M23、M27等多个系列还包含多个体系,产品凭借良好的密封性、优异的耐冲击性和耐振动性以及良好电气性能广受业界好评。


有中国Phoenix之称的广奇携一系列明星产品亮相了本次展会,广奇产品线非常全面,涵盖了IO转接模组及连接线、JWD1、JWD2-a、JWD2-NZ、JX-RT系列分线端子、JX系列板式端子、多种光耦和继电器功能端子、重载连接器等多达几千个品种。并且针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控制,能够保证产品的极佳使用性能。


万捷专注于接线端子领域,此次带了包含连接器、接线端子等多系列产品,据工程师介绍,目前万捷的产品已经广泛用于轨道交通和汽车行业的安防、灯具、仪器仪表和工业电源等领域。


科发聚焦于工业领域的高品质接线端子,旗下的螺钉式PCB连接端子、弹簧式PCB连接端子、 SMT连接端子、插拔式连接端子系列产品在业界颇受好评。


高压化叠加智能化席卷全球,车载连接以创新为电车加分

智能化发展需要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快速的数据传输作为基础,相关配套零部件数量、种类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连接器行业,对其信号密度、完整性、散热、功耗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例如年初英伟达GB 200 NVL72机架就向我们展示了其线束价值量——单台服务器高速连接器价值量高达30万元以上。但挑战即是机遇,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连接器行业整体市场规模约1780亿元,并预测2024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851亿元。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着整个连接器产业不断升级迭代。


特别实在汽车领域,目前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ECU之间的通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仅是为了提高车辆的能效和空间利用率,同时还要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这让连接器在保持高速的同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针对这一方面,在连接器领域深耕70多年的Harwin在本次展会上秀出了旗下BBI系列,据现场工程师介绍,BBi是Harwin公司的主要产品系列,能够支持高达24Gbps的数据速率,并且此类高密度产品引脚间距范围从0.5mm到2.55mm,是空间受限应用的极佳选择。


另一边,连接器明星企业维峰电子展出的这一款SDC系列连接器,也恰好满足了这些需求。据介绍,SDC 产品是一款1.27 毫米间距,具有高密度、高性能、可实现高达 3Gbit/s 传输速率的小型多功能型连接器。


爱特姆也是连接器领域经历数十年风雨的老牌企业,本次也是携其优秀技术和创新产品亮相。其中,针对目前彩电上车挑战的车载视频连接器更是备受关注,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国内知名的长江连接器此次也展示了线对线、线对板诸多连接器系列。要知道长江连接器一直致力于进口连接器本地化,产品可与欧美、日韩等进口品牌连接器Pin to Pin AB互配同等兼容替换。目前连接器产品型号超过50万个,填补国内多项空白,可对进口品牌型号停产替代以及产品延伸优化和开模定制。


近两年开始,800V高压超充之势已经汹涌而来,但其在缓解了“焦虑”的同时,也对连接器的耐热性、耐压性到载流能力、EMC等等物理特性电器性能带来挑战。国天电子作为TE的一级代理商,此次秀出了针对新能源汽车高压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储能与AI大热带飞,无源元件市场静水却流深

在新能源和智能硬件市场的迅猛发展浪潮中,无源器件领域的变革尤为引人注目。根据DIResaerch研究统计,2024年全球无源电子元件市场规模将达到2941.8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5215.8亿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01%。当下,电子设备对小型化和高性能的需求飙升,并且随着新能源的增长,无源器件的性能和应用也在不断的扩展和提高。


专注研发超级电容器的绿宝石重点展出了旗下的液态铝电解电容器、固液混合电容器、叠层固态电容器和超级电容器的创新产品技术及应用场景。目前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PD快充、智能家居、电动工具、工业电源、5G通讯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毫欧电子致力于低温漂高精密合金电阻/分流器及合金材料的研发,根据现场工程师介绍,毫欧电子是能够从包括材料的研发,到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市场应用的场景,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制造商。


作为各类高端电容器开发的制造商永铭电子,秀出了旗下丰富的产品线,涵盖了液态铝电解电容器、高分子固态铝电解电容器、高分子混合动力铝电解电容器、叠层高分子铝电解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多层陶瓷片式电容器、高分子聚合物钽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等各类新技术的高端电容器。据悉,目前永铭电子已成功替代了众多知名国际品牌,在汽车、服务器、光伏、储能等多个领域均由亮眼表现,与BYD、浪潮、光伏、宁德时代等众多知名企业合作。


拥有20多年MLCC研发制造经验的三环集团此次展示了旗下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陶瓷基板、陶瓷管壳、金属化陶瓷、精密陶瓷结构件等产品。据了解,三环集团的MLCC产品已实现封装尺寸从01005-2220全规格量产,产品线覆盖微小型、高容、高可靠、高压、高频系列。


圣融达科技作为电容行业知名品牌在本次展会上带来了多品种多规格的产品系列,产品覆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光伏能源、混合汽车动力、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据了解,圣融达科技是目前全球电子领域少数几家同时拥有5大类电容、敏感元件进行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企业之一。


随行就市还是创新赋能?产业热点频出推动PCB技术革新

随着下游应用市场的迅速扩张和持续升级,电子产品之母PCB也带来了亮眼成绩。目前,PCB正朝着微型化、轻便化、多功能和高速高频等方向发展。例如在和服务器领域,随着5G的进一步演进和AI技术的兴起,通信频率和数据传输速度有了显著提升,PCB板的需求正朝着高速和高频的特性转变。当下高端服务器主板层数在十六层以上,背板层数超过二十层,未来随着服务器需求要求的提高,PCB的技术水平还需不断升级。在本次展会上,针对此类挑战,也有不少PCB厂商秀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深耕PCB领域20多年的裕维电子聚焦高精密度PCB制造生产及PCBA一站式服务,产品已经覆盖通信、工控、安防、汽车、医疗、新能源、消费类等领域,本次,裕维电子携多款特色PCB产品亮相了本次展会。


作为专业的极速PCB超级工厂,捷配信息亮相了本次展会,秀出了高速固态硬盘电路板、 工控主机电路板等多款创新的PCB设计。据悉,捷配是以“快”著称,服务快、交期快、发展快,截至目前已为全球210+国家与地区的100万+用户提供了优质服务。


四会富仕专注于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产PCB广泛应用于工控、汽车、交通、通信、医疗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日立、松下、欧姆龙等行业知名企业。截至目前,企业已拥有16项授权发明专利。


明天是展会最后一天啦!

参会的小伙伴抓紧咯~

展会信息

了解更多慕尼黑华南电子展(electronica South China)相关信息。